强降雨后病媒生物怎么防?北京疾控中心发布提醒
2023-12-03 02:08:10

强降雨过后 ,强降居住环境受到污染 ,雨后样防积水增多,病媒北京粪便、生物垃圾 、疾控动物尸体不能及时清理 ,中心蚊蝇孳生增多,发布鼠类活动加剧,提醒为防止传染病特别是强降肠道传染病和媒介生物性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我们需要加强病媒生物防制工作 。雨后样防

一 、病媒北京病媒生物防制原则

强降雨后病媒生物怎么防?北京疾控中心发布提醒

1 、生物以环境防制为基本措施 :强降雨发生后 ,疾控应及时处理动物尸体,中心集中清理粪便 、发布垃圾和各类积水,有效清除蚊蝇孳生地。

2、以监测指导防制:强降雨后开展病媒生物控制应做好灭前灭后密度监测 ,及时掌握密度变化情况 ,为有效降低密度提供依据 。

3 、以化学防制作为快速降低密度的主要手段:强降雨后一旦监测发现病媒生物密度较高时,应采取化学防制手段,迅速降低密度 ,以防止媒介生物性传染病的发生 。同时要遵循科学合理用药和安全环保施药的原则  。

二 、病媒生物的监测

1   、蚊虫监测:幼虫和蛹的监测采用勺捕法和路径法 ,两天一次 。

● 勺捕法采用500ml水勺 ,沿水体周边每隔10米舀一勺,记载蚊幼虫或蛹的数量 ,密度单位为:条/勺;

● 路径法沿监测区域按必定路线行进 ,记载沿途发现的幼虫阳性容器数和小型积水处 ,密度单位为 :处(数)/千米 。

成蚊监测采用二氧化碳诱蚊灯法,两天一次。选择远离干扰光源和避风点作为挂灯点 ,每个点2盏灯 ,日落前1小时接通电源,监测时间2小时,密度单位为:仅仅/小时。

2 、蝇类监测:成蝇采用目测法 ,观察成蝇孳生场所蝇类密度,每天一次,密度单位为:仅仅/平方米  。

3、鼠类监测:鼠类监测采用鼠夹法和鼠迹法 。鼠夹法选取灾区鼠害较严重有代表性的区域作为监测点,在房前屋后 、垃圾 、废墟 、食品集中存放处、临时厨房等场所共放置50把鼠夹 ,每天检查 、补放,连续三天,每周一次,密度单位为 :捕获率(%)。鼠迹法沿监测场所行走,记载行走距离内发现的鼠迹(活鼠 、鼠尸  、鼠粪、鼠洞 、鼠咬痕、鼠道等)处数,密度单位为:处/千米 。

4、蚤类监测:强降雨发生时 ,应进行蚤类的监测 ,主要采用游离蚤指数法对各类室内场所进行监测。一般15㎡-18㎡的室内 ,可用5张粘蚤纸 ,分别放于室中心一张、室四角各一张 。一昼夜后,平均每张纸所粘得的蚤数即为游离蚤指数 ,密度单位为:蚤数/张。粘蚤纸不可得的情况下,可用粘蟑纸取代。

三、病媒生物防制措施

1 、环境防制:环境治理是强降雨后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的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 强降雨发生时 ,应及时处理动物尸体;搭建临时厕所,集中处理粪便;

● 清理街道或居民区周围的淤泥和垃圾;

● 填平或疏导地面积水,倾倒容器积水并倒置容器;

● 生活垃圾集中堆放;

● 完善防蚊蝇措施,在住所装上纱门纱窗,使用蚊帐  。

2 、蚊虫防制:对于无法清除的各类积水  ,可每周1次投放灭蚊幼剂杀灭蚊幼虫。当蚊虫密度较高时 ,对居民区 、草丛等外环境采用空间喷雾处理杀灭成蚊  。对住所、垃圾站 、地下室等蚊虫易孳生场所采用滞留喷洒处理墙面杀灭成蚊 。在临时安置点或住所室内环境除了进行滞留喷洒处理以外 ,必要时还可以睡前点燃蚊香或使用电热蚊香 。

处理积水时,采用有机磷杀蚊幼颗粒剂手工施洒或机动喷粉机喷洒,每1-2周投1次 。对居民区 、绿地等外环境处理时,采用菊酯类超低容量喷雾制剂进行空间喷雾处理 。对住所、垃圾站 、地下室等蚊虫易孳生场所处理时 ,采用顺式氯氰菊酯悬浮剂对墙面进行滞留喷洒处理 。

3 、蝇类防制 :当蝇类密度较高时 ,对于垃圾堆 、厕所等蝇类孳生场所外环境,采用空间喷雾处理杀灭成蝇 。对住所 、垃圾站、地下室等场所室内环境 ,采用滞留喷洒处理墙面杀灭成蝇。

对垃圾堆、厕所等外环境处理时 ,采用菊酯类超低容量制剂进行空间喷雾处理。对住所 、垃圾站、地下室等场所处理时 ,采用顺式氯氰菊酯悬浮剂喷洒处理墙面 。

4、鼠类防制:对居民区 、垃圾堆、废墟等重点防鼠场所,投放蜡块毒饵。毒饵应投放于垃圾、废墟等隐蔽区域 ,或直接投入鼠洞;居住区周围应投放于毒饵盒内。

对居民区、垃圾堆 、库房等重点防鼠场所,室内每15平方米1堆,室外5-10米1堆,每堆10-15克,使用二代抗凝血蜡块毒饵 ,可使用毒饵盒或临时毒饵盒。

5、蚤类防制:灭鼠时 ,应在居住区喷洒杀虫剂 ,消灭离开鼠体的游离蚤。灭蚤前应先清理环境和鼠尸,再施药灭蚤。可使用杀虫剂喷洒卧室 、床铺、被褥 、沿墙地面及缝隙 、牲畜圈等;喷洒方法可以针对以上环境表面进行常量喷洒或滞留喷洒 。

表面常量喷洒使用甲基嘧啶磷等乳油制剂进行表面喷洒 。滞留喷洒使用顺式氯氰菊酯悬浮剂进行滞留喷洒墙面处理 。

四 、注意事项

1、高温高湿容易发生农药中毒事件,施药人员应重视个人防护 ,使用防护服 、眼罩 、口罩 、手套、防护袜 、防护面具、工作鞋等避免中毒。

2 、灭鼠工作需要在严格组织下实施,要求 :

1)根据鼠情决定毒饵投放量 ,投饵工作要由受过培训的专业人员实施;

2)投饵点应设置在儿童不易接触到的位置,而且应有醒目标记以防误食;

3)投毒后及时搜寻死鼠 、灭鼠结束还应收集剩余毒饵 ,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

4)卫生医疗机构要储备必定的维生素K1解毒剂 ,并做好中毒急救的准备。

3、在蚊虫较多的地方活动或工作  ,应使用驱避剂等个人防护用品,按照产品说明上的使用剂量、使用频次涂抹于皮肤外露的部位。

编辑 毛天宇

(作者:公司主营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