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驻韩国特约记者 林森 环球时报记者 曹思琦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陈山】韩国研究团队近日宣布制备出“世界首个常压室温超导体”的深度室温消息 ,在全球引发的全球关注越来越广泛,甚至影响到金融市场、争相真伪导致多国超导概念股价的测试超导火爆上涨 。值得注意的突破是,在短短几个月内,深度室温已经接连有来自不同国家的全球三个团队宣布“在室温超导领域取得突破”。为何室温超导如此受到国内外的争相真伪高度关注,它又有什么样的测试超导应用前景呢 ?
韩国专门成立专家验证委员会
自从7月22日韩国量子能源研究所研究团队公开了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制造超导物质“LK-99”的论文后,全球对于“室温超导”的突破关注迅速出圈 ,不但来自各国的深度室温多个研究团队争相进行重复实验,全社会也对此予以极大关注。全球对于此事引发的争相真伪重大压力和争议,据韩联社8月2日报道 ,测试超导韩国超导低温学会2日在官网上发布公告,突破将组成专家验证委员会对该室温超导体进行科学研判 。韩国超导低温学会方面表示,根据正常程序 ,应该等待国内外研究机构的验证成果 ,但过去数日全球针对该成果的真伪产生很大争议,因此决定成立专门的验证委员会。验证委员会委员长将由首尔大学教授金昌永担任,成员来自首尔大学 、成均馆大学、浦项工大等。截至目前,韩国成均馆大学、高丽大学、首尔大学等相关研究机构仍在进行重现LK-99的实验。
根据韩国量子能源研究所研究团队在预印本平台arXiv发布的两篇论文 ,他们声称合成了代号“LK-99”全球首个常压室温超导体——改性铅-磷灰石晶体,能在127摄氏度以下体现为超导体。该论文公布后,引发了业内的高度关注,各国迅速展开了重复实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团队发布的预印本论文表示,合成的LK-99的室温电阻不为零 ,也没有观测到磁悬浮现象 。印度国家物理实验室表示,未观察到磁悬浮现象。但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的理论计算发现,LK-99有室温超导的可能性 ,中国华中科技大学资料学院常海欣团队在B站发布的实验视频称,复现了韩国团队的磁悬浮实验 。
就在国际上对这项室温超导新突破的争议和支持声接连不断之际,韩联社7月28日报道称 ,该研究团队成员透露,相关论文其实还没有完成且“存在很多缺陷” ,是一名团队成员未经其他作者许可擅自发表的 ,目前已要求网站下架论文。此消息更引发外界对该成果的猜疑